城市网

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含义 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

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含义,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含义,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

今天来聊聊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含义,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含义,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
1、东汉后期,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,依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。

2、这样一来,就同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。

3、地主阶级内部的这种冲突,使得双方在采取怎样的选官制度上,展开了激烈的斗争。

4、“九品中正制”就在此时应运而生。

5、 曹丕称帝以后,制定了九品官人法,即九品中正制。

6、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,将人分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九等,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;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。

7、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。

8、在初期,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,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。

9、所以沈约在《宋书·恩幸传序》中评论九品中正制是“盖以论人才优劣,非谓世族高卑”。

10、不过,他的评价是指九品中正制的初行阶段,反映了庶族士人向门阀世族争夺选举权力的企图。

11、这里所说的庶族士人,一般是指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。

12、在当时,普通劳动者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。

13、所以九品高下,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。

14、 曹魏后期,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,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。

15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,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,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。

16、在世族们极为注重家世、谱系的情况下,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惟一标准了,形成了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世族”的局面。

17、从此,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世族手中的工具了,反而为他们操纵品评、把持选官大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。

18、 九品中正制是这一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支柱,它可以保证门阀世族在政治上处于优越地位和享有特权。

19、但是九品中正制只是将人品评为九等,作为授官的依据,而朝廷在选人任官时还要借用汉代察举的某些做法来实现。

20、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、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举人才。

21、按照习惯,孝廉侧重于品行端正、精通儒家经学,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优异。

22、当然,在凭借门第才能中选的时代,那些被推举为孝廉、秀才的人,未必具有真才实学。

23、在南朝,还有一种“明经”科目。

24、国家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明经科的考试,获得官职。

25、当时的孝廉、秀才多为世族所垄断,但是明经不限门第,所以庶族寒门士人便可以通过明经途径跻入仕途。

26、在北朝,荐举孝廉、秀才时对于家世门第的限制较之南朝要宽些,少数庶族寒门士人也有被选举的可能。

27、随着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,北朝在选举中首先对门第出身的限制呈现出松弛的趋势。

相信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